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苍蝇 > 习言道|中法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 正文

习言道|中法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

2025-04-05 06:49:54 来源:纵横开阖网 作者:北京市 点击:751次

无论是深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各种生产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还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部地区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干部群众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上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习言道|中法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

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充分肯定了湖南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对湖南在新征程上扛起重任、担负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寄予殷切期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指明了前进方向。这为湖南发展提供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也赋予了重要使命。湖南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紧紧锚定三个高地目标任务,不断夯实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的经济社会基础。要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要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我们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人民至上,厚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如今,每年因种植南繁成果——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约8000万人。

可以通过对地块苗情实时扫描,根据作物长势确定施肥方案,科学精准变量喷施叶面肥,达到增产增收效果。肥沃的田地、优质的土壤条件不仅能保障作物健康生长,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他强调,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上下大功夫,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良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包括先进的种植技术、管理方法等。

如果没有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的作用将无处施展,但如果四者深度融合、通力协作,则荒地也能变宝地。要满足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习言道|中法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

在农耕作业中,良法和良机相互配合,不仅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个良字,蕴含的是对科学、科技、科研运用在农业生产中的深度思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了一大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优质良田。

春天,是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起点。望着广袤的田野,总书记说: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适宜种植粮食的5亿亩,如果能开发利用,对于扩大我国耕地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在推广和使用良机的同时,加强良田的建设、修复和保护。2021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在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良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良种,不仅是确保粮食高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满足人们对农产品营养品质需求的重要一环。

习言道|中法要传好历史的接力棒

说到育种,不得不提到海南南繁。△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考察。

一片热土、一份叮嘱、一群育种专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19.18亿亩耕地超过一半是高标准农田。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通力合作,用好良方,就能把饭碗牢牢端在手中,向着农业强国大踏步迈进。2023年7月,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总书记强调:省级党委和政府得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突破。真正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考察时提出,要把它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

△ 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观察种子样本良机,则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包括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和智能化农业科技装备等。

一个良字,蕴含的是对科学、科技、科研运用在农业生产中的深度思考。在黑龙江一家农服植保公司,无人机操作员顾嘉健赞叹:多光谱成像就像人用医疗器械体检一样,精准成像。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小小一粒种,直接关系着中国饭碗。

图为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无人机。春天,是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起点。肥沃的田地、优质的土壤条件不仅能保障作物健康生长,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了一大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优质良田。

说到育种,不得不提到海南南繁。本次春耕备耕考察,除了良种外,总书记也提到了良法和良机。

良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南繁成果之一的国产抗虫棉占全国市场份额99%以上,减少农药使用65万吨,直接带动增产累计650亿元……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19.18亿亩耕地超过一半是高标准农田。近年来,当地通过培育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改良生产栽培技术,盐碱地逐步变身大粮仓。

△ 2024年3月18日,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在农耕作业中,良法和良机相互配合,不仅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望着广袤的田野,总书记说: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适宜种植粮食的5亿亩,如果能开发利用,对于扩大我国耕地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2021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在强调18亿亩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早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以一粒种子生动阐释科技兴农的道理。

其中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作为重点工作被单独列出。他强调,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上下大功夫,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 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沧州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时,同种植户、农技专家亲切交流。良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包括先进的种植技术、管理方法等。

作者:滁州市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